进入1月份,上中旬小麦价格行情在经历了大幅上涨后,下旬止涨迹象表现明显,部分地区价格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扭曲”的小麦市场行情经过新的调整以后逐步趋于理性。受市场拍卖及玉米价格高企的支撑,预计节前小麦价格仍难以出现深度下跌。
进入1月份,上中旬小麦价格行情在经历了大幅上涨后,下旬止涨迹象表现明显,部分地区价格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扭曲”的小麦市场行情经过新的调整以后逐步趋于理性。受市场拍卖及玉米价格高企的支撑,预计节前小麦价格仍难以出现深度下跌。
拍卖交易降温 成交量价齐跌
1月上中旬以前,小麦拍卖市场相当火爆。1月6日投放402.3万吨,成交率52.16%,成交均价2365元/吨。1月13日拍卖成交率表现火爆,参拍时长也超过24个小时,投放395万吨,成交率99.74%,成交均价2504元/吨。1月19-20日拍卖延续火爆,投放403万吨,成交率99.89%,成交平均价2455元/吨。三周累计成交量超1000万吨,成交量创历史新高。这背后的原因,更多的是玉米大涨带动小麦饲用需求的暴增。
1月26日-27日,国家政策性小麦共投放402.47万吨,成交218.73万吨,较上期减少183.92万吨;成交率54.34%,较上期下降45.56个百分点;成交均价2400元/吨,较上期下跌56元/吨。
由于政策性小麦拍卖标的分布不均,区域间成交情况差别较大。河南小麦投放250.4万吨,成交90万吨,成交率35.96%,较前期下降63.94个百分点;最高价2410元/吨,大幅下跌190元/吨;平均价2339元/吨,下跌96元/吨。山东、河北均以100%成交,最高价2500~2520元/吨,均价在2460元/吨左右;江苏虽有个别标的无人应标,成交率也接近100%,最高价2610元/吨,均价2476元/吨。
初步统计,1月份进行的4次政策性拍卖活动,共投放小麦1602.91万吨,实际成交1224.97万吨,较上月增加986.35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1206.57万吨;平均成交率76.42%,较上月提高64.43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提高74.93个百分点。
市场人士分析,在小麦拍卖规则修订之后,确实对市场的炒作心理形成了有效的遏制,使得真正有需求的企业心态趋于稳定,市场采购节奏也逐步回归理性。
下一篇> 豆粕价格进入中高位盘整格局 未来依旧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