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投网

抑制市场炒作 合理应对玉米价格快速上涨-第2页

分析师表示,后期国内玉米价格将维持高位运行态势。但也存在抑制玉米价格上涨的一些因素,饲料企业使用小麦替代玉米的比例增加,部分企业表示,已开始使用无玉米配方,价格上涨会进一步刺激替代需求。

合理应对玉米价格快速上涨

有专家建议,玉米在我国播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是第一大粮食品种,其价格的快速上涨对我国粮价的整体变化具有较强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建议从四个方面合理应对:

一是尽快调整政策导向,促进玉米生产恢复发展。在生猪生产逐步恢复和玉米深加工产能持续扩大的情况下,随着玉米去库存结束,国家宏观调控的余地将越来越小。建议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对生产的调节作用,并辅以相应的政策调整,鼓励玉米生产恢复发展。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层层压实责任,扭转一些地方忽视玉米生产的倾向。缩小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差距,释放政策信号,激发农户生产积极性。

二是开辟新市场解决大豆问题,缓解“争地”现象。大豆和玉米生产区域重叠度较高,加大玉米播种面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豆生产。2020年大豆价格上涨同样明显,玉米、大豆价格同时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应同步配合寻找大豆生产的新空间。强化科技攻关,提高大豆单位面积产量,扩大大豆适种范围。通过贸易、农业“走出去”等多种形式强化与巴西、俄罗斯等国家的非转基因大豆进口合作。

三是加强监管和调控,清空市场炒作水分。当前玉米价格过快上涨,存在一定的炒作因素。价格上涨导致各方主体普遍看好后市,加工企业积极备货,贸易商积极收购,农户挺价惜售,多方惜售助推价格上涨。建议相关部门加强调度,深入市场摸底,随时了解市场库存情况和售粮进度,适时释放积极信号,引导市场有序售粮,同时加强对秋粮收购和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恶意炒作、哄抬物价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四是完善玉米及替代品进口管理。玉米产业链较长,弹性较大,只要给予适度空间和时间,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价格会逐步趋于平稳,国内生产面积也会较快趋于合理,产需关系出现自愈性缓和。如果放开进口限制,势必会增加供给,市场会在国内生产和价格双低的位置寻找平衡,将对粮食安全和农民利益产生长期影响。所以要继续坚持玉米进口配额管理制度,合理控制玉米进口规模。完善玉米及替代品进口管理,坚持基本自给原则和进口配额管理,综合运用技术性措施,将高粱大麦等进口替代国内玉米消费的数量统筹纳入玉米自给率的控制范围。

温馨提示:最新行情动态随时看,请关注金投网APP

相关推荐

玉米价格连续“超涨” 2021年后市场又将是涨是跌?
玉米价格连续“超涨” 2021年后市场又将是涨是跌?
2021年可以说是农作物最为“扬眉吐气”的一年,特别是玉米价格,从年初开始就有了上涨的趋势,玉米价格行情一路高歌猛进,丝毫未见下降趋势。
看涨气氛降温 玉米价格行情进入调整期
看涨气氛降温 玉米价格行情进入调整期
进入1月下旬之后,伴随着期货市场出现调整,玉米现货市场看涨气氛降温。同时,2020年进口玉米及相关替代品进口数量大增,有效补充玉米供应。
市场心态有所转变 玉米价格开启阶段性回调
市场心态有所转变 玉米价格开启阶段性回调
虽然目前玉米市场跌势犹如“小刀割肉”,仅山东、河南等地出现价格较为集中的小幅回落行情,北港部分贸易商降价20元/吨,蛇口港散船玉米报价跌回3000元/吨大关以内,其他大部分地区均保持稳定走势,特别是东北产区。不过从近期小麦价格的高位回落以及昨日玉米期货价格“一夜跌到解放前”中嗅出了危险信号:
收购价格不断攀升 玉米现货走高脚步并没有停下
收购价格不断攀升 玉米现货走高脚步并没有停下
2020年玉米价格的大幅上涨引起了各方的关注。虽然玉米期货价格在上周三(1月13日)创下2930元/吨的历史新高后略有回落,但现货市场的玉米价格“创新高”的脚步并没有停下。
接连创新高 玉米现货价格何时会降温?
接连创新高 玉米现货价格何时会降温?
玉米的涨价,说实话是被贸易商、资本商逼得,目前玉米都握在他们手里,价格低了直接不出货,一旦没涨到预期他们是不会卖粮的,如此一来玉米只能接连涨价才行。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第三方投稿,投稿人在金投网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金投网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侵权及不实信息举报邮箱至:tousu@cngold.org。

现货频道XIANHUO.CNGOLD.ORG